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正瑋 趙

《正瑋的歷史私塾》羅馬帝國為何滅亡? 超級通膨利刃割斷帝國咽喉!



在暖陽照耀下的台伯河 (Tiber) 泛著柔光,靜謐的流淌在羅馬城中。夕陽在兩岸的樹叢中被拖曳出蟬翼般的微光。西元前 753 年,台伯河畔聳立起數個公共建築,在往後一千多年裡不斷向外擴張、征伐中,成就了羅馬帝國的繁華盛世,但鮮血也跟夕陽一樣,相互暈染在台伯河之中。


域外蠻族的兵戈鐵馬,在帝國邊境枕戈待旦,不時犯邊,帝國內部的軍事將領屢屢以武犯禁,僭主亂政,不過,雖然羅馬帝國內政失據、外患頻仍,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造成帝國城陷頹亡的深層原因:「超強力通貨膨脹」卻鮮少有人瞭解。


羅馬帝國的經濟成長主要來自於對外戰爭時,掠奪土地和奴隸,帝國內的農活和手工業,都由奴隸來勞動,體格壯碩的就會被丟到競技場內與人廝殺、與獅子廝殺、 與老虎廝殺,最後被撕碎,以滿足人民變態的嗜血症候群 ,總而言之,體力勞動與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都交由奴隸來做。至於掠奪來的土地就分配給退休的老兵和貴族,所以羅馬的小屌絲們爭先恐後的參軍,午夜夢迴時,都能夢到自己在異鄉搶錢、搶糧、搶....,總而言之,年輕人若是沒有富爸爸,想一夜致富就只能靠掠奪。


不過,帝國的人力、物力也是有極限的,擴張不得不終止,羅馬的財政發展逐漸轉向內需。一般民眾與貴族的賦稅成為帝國的主要財源,同時這也成為羅馬的緊箍咒。


西元前 49 年一月,一代梟雄凱薩率領第 13 軍團南下,越過羅馬界河「盧比孔河」,兵不血刃進入羅馬城,並成為羅馬帝國的實際統治者。凱薩位列歐洲四大名將之一,但他並不只是一個武夫,正確來說,他是個有財政頭腦的武夫,在西元前 50 年,他發行了純度相當高的金幣「安瑞爾斯」,以及銀幣,建立起了貨幣體系,這些貨幣隨著羅馬的征服戰爭而擴大到地中海周圍。


起先,羅馬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將貨幣推行到所占領之地,這些貨幣流通貿易又反過來強化了羅馬帝國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影響力。此時,商業貸款利率穩定在 4%-6% 之間,物價穩定,稅收適中,帝國境內的貿易往來相當繁榮。



羅馬帝國疆域。(圖片來源:Metal Gaia)


西元 9 年,羅馬的皇帝屋大維停止了向外擴張領土的政策,開始休養生息,不過,此舉也造成奴隸的數量銳減,農場的收成、手工製品的供應連帶減少,帝國內的貿易萎縮,更加劇通貨膨脹的影響。值此經濟崩潰邊緣,帝國內的行省先後約 30 人割據稱皇,佔個村子就自行「登基」,在歷史上被稱為「三十僭主」時代,經濟蕭條與內戰頻仍,整個帝國跟紙糊的船一樣,風雨飄搖。



屋大維 (圖取自維基百科)


家大業大的羅馬帝國也難免會出現幾個敗家子,西元 54 年,尼祿登基,這位皇帝極具藝術天賦,會寫詩、彈琴、唱歌劇、演戲,但以歷史的大數據來看,皇帝的藝術氣息太濃厚,臣民就倒楣了,中國的宋徽宗和南唐的李煜都是如此。除了軍隊與官僚的沉重負擔外,尼祿好大喜功,不顧民力的興建各種紀念性建築,為了籌措工程經費,他把歪腦筋動到降低金銀幣成色的邪路上,自此開啟了地獄直達車。


尼祿在位的 14 年 (54-68),銀幣的含銀量從 100% 降至 90%,西元 117 年降為 85%,至 211 年剩下 50%。此後,貨幣貶值的速度讓人瞠目結舌,在 238 年含銀量只有 28%,到了 268 年含銀量下跌至 0.02%,銀幣上的銀厚度大概只剩下一奈米。



含銀量極低的羅馬貨幣 (圖取自網路)


貨幣的急速貶值伴隨著劇烈的通貨膨脹,貨幣失去了信任,政府也失去了民心。西元 138-301 年,羅馬軍人的服裝價格上漲了 166 倍,更遑論其它的劍、盔甲等裝備,主要糧食小麥的價格上揚了 200 倍,每年的物價上漲率在 5%-6% 之間。民間怨聲載道,羅馬立即實施限價措施,凍漲 700-800 種民間物資或服務的價格,限制借貸利息在 6-12% 之間,管制措施一出台,市場立刻陷入蕭條,商業活動轉向地下經濟,政府變得無稅可收。


西元 192-284 年,羅馬帝國境內發生嚴重的社會危機,史稱「三世紀危機」,人倒楣的時候,吃個飯都會被噎死,更何況一個龐大的帝國!正當羅馬帝國疲於應付內部動亂時,歐洲民族大遷徙發生了,匈人在西元 375 年開始進攻位於日耳曼 (今德國) 境內的西歌德人,跟趕羊似的,將西歌德人驅逐到羅馬帝國邊境,當時的羅馬皇帝瓦倫斯的小算盤啪搭啪搭一打,心想: 帝國的軍隊越來越不禁打,羅馬公民也逐漸變成「羅馬病夫」,倘若能引進西歌德人當傭兵,豈不是能解決這個問題! 於是就讓西歌德人進入帝國境內定居。可惜,瓦倫斯沒聽過「小紅帽與大野狼」的故事,不知道引狼入室有多可怕。


西哥德人在 377 年發動暴亂,在帝國境內四處殺掠,蠻族用鮮血譜寫了地獄的音符,透過歐洲大地上的哀吟傳唱到雙眸所及之處。羅馬軍隊此時已不復當年的神勇,動員能力極差,連五萬人的野戰部隊都難以徵集,更重要的原因是,國家沒有錢! 訓練、裝備、維護、人事等,都必須有良好的財政才能支持帝國龐大的軍事開支,沒有錢就連叫花子也雇不起! 西元 378 年的阿德里安堡之役中,瓦倫斯皇帝戰死,羅馬軍隊防線崩潰,西哥德人得以深入帝國境內,週邊的蠻族部落汪達爾人、蘇維比人、阿蘭人等也開始入侵羅馬帝國,歐洲版的「五胡十六國」讓各行省的貿易和經濟生產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西元 410 年西哥德人攻入羅馬城,這座「永恆之城」首次陷落,西哥德人大肆劫掠,羅馬帝國經此劫數,已經奄奄一息,455 年,汪達爾人再次攻陷羅馬,帝國遭到徹底重創,此後,羅馬帝國被權臣奧多亞塞所篡,於西元 476 年滅亡,曾經的輝煌伴隨著暮陽西下,斷垣殘瓦中,只剩一縷殘煙裊裊,青山依舊在,只是夕陽紅,台伯河畔綠樹清風依舊,徒留文人騷客懷古憑弔。


羅馬帝國末期,貨幣貶值引發超級通膨,凍漲政策幾乎毀滅了貿易經濟,奴隸數銳減使農業生產和手工業崩潰,市場中商品稀缺,物價、糧價飛騰,一旦民眾的溫飽需求得不到滿足,社會動盪就會接踵而至,這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削弱經濟發展。在這種惡性循環下,外敵入侵就成了壓垮這個偌大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就此埋入歷史的塵土中。人類若不從歷史中汲取教訓,歷史就會以不同的方式再次成為現實。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