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銷售走勢。資料來源:高盛集團
中國產能全開,中製電動車殺價競爭;最有機會建構電動車產業遊戲規則的歐盟,在歐洲議會選舉時,右傾主義抬頭,右派對電動車產業戒慎恐懼;全球能源轉型速度跟不上,電動車的出現是為了保護環境,但發電的方式不符合環保規範,也就與燃油車無異,另外,耗電量也是個問題,與 AI 發展產生排擠效應。
全球電動車銷售速度放緩,反倒是燃油車和電動車之間的過渡車種:混合動力汽車 (HEVs) 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PHEVs) 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超出預期。
電動車市場的阻力
價格下跌速度、幅度過大:由於二手電動車跌價的速度太快,再加上中國產的電動車以低價大量銷往全球。讓電動車市場進入價格競爭,使得傳統車廠對於擴大電動車發展的誘因受到壓抑,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出全自動輔助駕駛 (FSD) 的差異性,不過,目前 FSD 的發展仍緩慢停留在 Level 2,短期內還無法有重大突破。
歐、美政策不確定性:歐洲議會今年的選舉增加了政策變動的不確定性,而且,美國也將在今年 11 月舉行總統大選,這些變動可能會影響電動車產業的發展,甚至延後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時程。
快速充電站短缺:隨著電動車滲透率的提升,充電基礎設施的不足成為一個現實問題。對於駕駛範圍和充電基礎設施的擔憂正在增加,這些不便可能成為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車的阻力。
這些因素使得 2024 年電動車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看跌情境變得更加可能。儘管如此,高盛集團 (The Goldman Sachs Group) 預測,2024 年電動車銷量年增率仍將成長 21%。但在最差情境下,電動車年增銷量可能下降 2%,導致電動車供過於求的情況。
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成長
隨著電動車銷售放緩,混合動力汽車 (HEVs) 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PHEVs) 的銷售卻在加速成長。在美國,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增長速度在過去幾個月超過了電動車。全球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可能超出預期 100 至 200 萬輛。
由於第一代混合動力汽車在 1997 年就已經導入,民眾對二手混合動力汽車價格的信心較高。混合動力汽車在二手市場上較電動車具有顯著優勢。
然而,混合動力汽車並不僅因其經濟的因素才受到市場青睞 。混合動力汽車在馬力效能上表現優於傳統燃油車。引擎輔助裝置讓駕駛在高速公路加速、超車時加速更快。此外,隨著汽油引擎的縮小,混合動力汽車的效能將受到更多關注。
中國對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影響
中國目前的產能過剩超過 500 萬輛,除了增加國內電動車的滲透率並向海外市場出口。中國在電動車供應鏈,尤其是鋰電池上享有成本優勢。
地緣政治的考量也影響全球電動車供應鏈結構,美國、歐洲和印度正盡可能阻止中國和其他外國電動車製造商打入其供應鏈。由於這三個地區以外的電動汽車需求並不大,我認為中國的供應過剩問題不會輕易解決。
在電動車買氣放緩的背景下,可以預見混合動力汽車的短期成長潛力。根據國際能源署 (IEA) 的資料,2023 年全球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成長 15%,而同期電動車的成長率僅為 10%。這表明市場對於更經濟且基礎設施更友善的混合動力汽車有更大的需求。
然而,長期來看,隨著技術進步和政策推動,電動車仍將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根據高盛的分析,到 2030 年,電動車的成本預計將顯著下降,這將再次提升其市場吸引力。未來,投資人需要關注的是哪些電動車製造商在垂直整合上能做到更有製造效率,以及改善成本結構。
輸出「商業模式」將成為電動車紅海的新商機
對於歐、美、印的電動車廠來說,降低電池的成本,增加本國的充電基礎設施、推升電動車滲透率,再者,我認為,以輸出「商業模式」擴大電動車市場的方式將比純賣電動車更有效率、投入的成本也能更聚焦,模式可以複製,將節省許多跨國企業的適應問題,而且許多問題在國內市場即能察覺並改善,再根據當地獨特環境稍做修改就能上路,未來能獨佔鰲頭的電動車企,將是能最快做到垂直分層整合、改善成本結構、以輸出「商業模式」而非專注在純賣車的企業。
此外,發電量將是電動車生產的一個天然限制,先不論發電方式是否符合環保法規,未來在 AI 的基礎設施投資將會越來越多,大企業紛紛自建數據中心,主權國家也想擁有自己的數據中心,邊緣運算 (Edge Computing) 讓個人裝置的算力攀升,這些都會需要相應的電力需求,而這會使現有的電力總量產生排擠效應,在基礎設施,不論是快速充電樁或是發電量的問題還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的情境下,我認為電動車的追捧熱潮已經到了第一個瓶頸,再來就是如何解決面臨的現實問題。
在這階段中,部分人已經看到了現存問題,目前並非是投資電動車企業的好時間點,且 AI 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寵兒,不妨思考一下,一個投資決策最重要的是什麼?答案永遠是:看到大多數人還沒投入的機會。長線來看,電力的需求將持續暴增,擁有獨佔或寡佔的電力公用事業,有關生產發電的機組、配電器、輸電纜金屬等廠商,是可以開始佈局的產業。
Commentaires